六度行──廣六度行

六度行──廣六度行
﹝出成具光明定意經, 亦名六德行﹞ 〔一、 廣施〕, 曠大曰廣, 捨財曰施。 謂行施者, 既懷廣大之心, 應當知身非常, 四大不淨, 會歸敗壞; 知身既不我有, 財物亦是虛幻, 乃至世間萬物皆悉無常, 由是觀身非身, 觀物非物, 縱心恣施, 了無罣礙; 復能廣弘法施, 開化愚蒙, 故曰廣施。 (四大者, 地大、 水大、 火大、 風大也。 ) 〔二、 廣戒〕, 戒, 律也。 戒品雖多, 不出身口意之三業, 謂或見眾寶珍琦, 凡諸可意之物, 身雖貧乏, 不妄貪取; 或見細妙之色, 內觀朽爛, 生厭離心, 乃至不殺、 不盜、 不婬等, 皆身戒也。 或以惡言加己, 乃以善言和語至誠而答, 乃至不妄言、 不綺語、 不兩舌, 皆口戒也。 復能思惟生死, 常懷解脫, 又能修習道品之要, 深入無為之理, 乃至不貪、 不瞋、 不癡等, 皆意戒也。 修行之人, 於此三業之戒, 自既堅持不犯, 復能展轉化他, 廣弘戒法, 故曰廣戒。 〔三、 廣忍〕, 忍者, 耐也。 謂菩薩修行之時, 若人罵詈, 知其從聲, 而出於此, 觀了言語性空, 意亦如是, 視諸慚辱, 空無所有, 如此則瞋恚不生, 忍行可進。 身既能爾, 復能展轉化他, 令行忍耐, 故曰廣忍。 (菩薩, 梵語具云菩提薩埵, 華言覺有情。 ) 〔四、 廣精進〕, 謂菩薩修行道品, 當勤精進, 節其飲食, 除於睡臥, 晨夜惺惺, 莫令怠惰, 乃至為人, 廣說法要, 不以為煩; 開教愚頑, 不辭勞倦。 自既能爾, 復能展轉化他, 令其精進。 故曰廣精進。 〔五、 廣一心〕, 一心者, 心不雜亂也。 謂菩薩修行禪定之時, 一心寂靜, 離諸散亂。 於孝事父母, 尊敬師友, 斷愛遠俗, 空閑寂寞, 皆當專一其心; 乃至多欲、 多諍、 多作、 多惱, 或譽或毀, 或利或失, 於是等處, 並當專一其心, 不撓不動。 自既能爾, 復能展轉化他, 於一切時處, 皆一其心。 故曰廣一心。 〔六、 廣智慧〕, 智慧者, 照了萬法, 通達無礙也。 謂菩薩修行之時, 若墮見聞, 則有一切塵境所蔽, 當以智慧一一照了, 觀其所起, 察其所滅; 處愛欲中, 心在道品之藏; 寄濁惡界, 心遊清淨之鄉; 入險隘路, 心思方便之道。 故能絕三界之妄想, 證涅槃之真空。 自既能爾, 復能展轉化他, 令修智慧。 故曰廣智慧。 (三界者, 欲界、 色界、 無色界也。 梵語涅槃, 華言滅度。 )

Dictionary of Buddhist terms. 2013.

Игры ⚽ Поможем сделать НИР

Share the article and excerpts

Direct link
Do a right-click on the link above
and select “Copy Link”